最近看了一本书《创作者》,对创作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按照这本书的观点:创作,就是用你擅长的方式,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。
每一次创作,其实都是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」,我写这篇文章也是如此。
下面我运用创作过程中常用的的9种思维,提炼书中的一些精华内容,并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,分享一些我的思考感悟和读书心得,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。
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,让知识和经验之间产生连接,或许会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,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,成为高能输出的创作者。
一、理解现状(看见差距 GAP)
1.目标思维(Goal-directed)
选择一个自己喜欢、擅长、有价值的创作领域,并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下去。
对我来说,从事文创领域多年,喜欢用多元思维化解难题,从最初的知识学习,到后来的内容分享,尽管读者不多,但是至少可以体会到一种创作的乐趣。
你只有明确目标,才能让创作变得更有针对性,同时也能向目标受众宣传你的作品。
在开始创作之前,你先要想明白一个关键的问题:你希望给目标受众创造什么样的价值?要经常把用户放在心中,而不是自嗨。
一个好的作品,要么提供功能价值,也就是「有用」,要么提供情绪价值,也就是「有趣」,如果二者兼有,那么就更好了。
我自己给内容的定位是「有用」为先,希望给读者分享一些有用的知识。另外,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增强幽默感,成为一个更有趣的创作者。
2.对比思维(Antithetical)
在创作方面,与竞争相比,我个人更喜欢「垄断」的策略,因为垄断意味着在某个领域有无可替代的价值,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。
我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相关领域,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,而不是去「追热点」或者做「标题党」,避免掉入丧失自我的深渊,失去真实感和原创性。
真实,是内容创作的基本原则,也是创造个人垄断的核心策略。
内容创作竞争激烈,每一种类型的内容都有很多人在尝试创作。只有真实,才能独具一格,避开竞争,形成个人垄断。
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更加专注于知识服务,探索思维世界的奥秘,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化解更多的难题,创作出更好的作品。
3.细分思维(Partitional)
当一个作品比较复杂的时候,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,拿起显微镜,钻进内容的微观层面,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索和分析。
比如,我读一本书,通常是一边看书,一边做笔记,有想法马上就写下来,再进一步拆解,把它们「大卸九块」,然后再重新组织,最后汇总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。
在完成初稿之后,我通常会反复进行修改,删减一些不相关或不重要的内容,补充一些自己的案例或思考,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,这样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了,将来需要复习的时候,我只需要看一遍自己写的文章,就能大致回忆起这本书的核心内容。
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,我不仅多次复习了书中的核心内容,回忆起与之相关的知识和经验,而且锻炼了我的系统思考能力,并且按照「以教为学」的方法,用输出倒逼输入,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实践应用。
人的思想是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的,当你有一个想法,我也有一个想法,交换之后,我们都有了两个想法,双方都有收获,这就是「双赢思维」。
很多时候,创作的价值和灵感,往往就来自于不同思想的碰撞,通过意想不到的组合,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。
二、分析原因(洞见可能 ORS)
4.溯源思维(Original)
各大平台会设计各种量化的数据指标,比如,阅读量、点赞数,等等,这些数据给了创作者即时的反馈,但我们不能被这些数据所蒙蔽,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,追根溯源,理解数据背后的本质。
阅读量与创作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,但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。
比如,有时候,我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,认真写了一篇文章,自认为干货满满,但是阅读量非常少,而收藏量却比较多,原因可能是因为文章的标题不够吸引人。
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、坚持自我的创作者,就不能盲目追求好看的数字,不要被一些「虚荣指标」所绑架,否则就容易陷入到「标题党」的陷阱中,结果可能导致逐渐忘了自己创作的初心,变得失去自我,未来的创作之路也将变得难以为继。
内容的创作过程,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,本质上是从不同的来源收集相关素材,经过重新组织和连接,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,重新编织一个有价值的网络,而不是简单的拼接组合。
有一个故事,讲的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斯坦门茨,在一台出故障的机器上画了一条线,收费10000美元,其中画线的费用是 1 美元,而知道在哪儿画线值 9999 美元。
创作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,做知识搬运工的价值不大,简单模仿只是廉价的复制,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,却可能价值连城。
5.相关思维(Relevant)
俗话说: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」。
创作者在平时就要多注意收集相关的素材,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,从看似无关的信息中,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,这样就不会遭遇「缺少素材」的窘境。
如果缺少素材资料,只剩下一些空洞的理论和观点,就会让人难以消化吸收。一个能够引起注意的「发问」,可以让人主动打开接受信息的「天线」,提高搜集信息的敏感度。
比如,早上起来就提醒自己,今天晚上要感恩日记,哪件事情值得写呢?这样白天自然就会更加留意相关事件。
按照心理学的研究,人们只要开始「发问」,就会倾向于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,努力找到相应的「答案」,以便消除「认知失调」的不适感。
6.假设思维(Supposed)
我在写作的时候,经常会假设自己正在和读者聊天。
这样可以拉近自己与读者之间的距离,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加自然。
你也可以大胆假设自己正在写一篇演讲稿,想象自己走上演讲台,下面坐着很多听众,他们听了演讲之后,会有什么反应呢?
演讲不能自说自话,创作的过程也是如此,要有一种对象感。
在作品发出去之后,要收集相关反馈,还要注意小心求证,以便为下次的创作总结经验。
三、预测未来(预见指数 BDI)
7.逆向思维(Backward)
在创作的时候,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,遵循少即是多原则,用更加精炼的内容,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,这比一下子灌输太多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。
如果一篇文章的内容太多,要用「奥卡姆剃刀」,在阐述清楚的前提下,修剪掉一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,提高信息的密度,以便节约读者的时间。
有时候,反其道而行之,避免千篇一律,不落入俗套,不追热点和爆款,反而能赢得忠实粉丝的喜爱,未来也能更具有可持续性。
8.演绎思维(Deductive)
什么样的创作方向才更具有可持续性呢?一般来讲,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是内容创作的宝藏,优先从兴趣和专业领域出发,这样更有利于长期积累创作的素材,避免出现「江郎才尽」的窘境。
比如,我积累了一些创作的经验,平时也喜欢读书,所以我分享的内容是以思维和读书为主,主要沿着这个方向,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。
另外,我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,把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和灵感及时记录下来,定期进行整理和复盘总结,并把一些适合公开的内容分享出来,也能给其他人一些有益的启发。
记录就像滚雪球,随着时间的积累,雪球会变得越来越大,逐渐形成一种复利效应。
9.归纳思维(Inductive)
要想成为一名高能输出的创作者,我归纳总结起来有两个要点:
一是经常记录
二是复盘总结
我会经常记录自己的时间、情绪、想法和灵感,包括生活中的一些观察和思考,等等。如果当时不方便记录,比如,在开车的时候,我也会在下车之后,马上掏出手机记录下来,而这些记录就是我创作的原始素材和灵感来源。
我还会每天写复盘总结,分成 ABCD 四个模块:
A回顾目标
B评估成果
C分析原因
D总结经验
在每天记录时间、情绪和习惯的基础上,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复盘,以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。
每天思考一个主题,一年就有 365 个主题,也就有 365 次提升认知的机会,经过日积月累,我相信这样能够增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。
不要等到「江郎才尽」的时候,才想起每天记录。不要等到「山穷水尽」的时候,才想起每天复盘。有很多机会,都是蕴藏在复盘里的,等着我们去发现。
坚守自己的勤奋和基本盘,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,努力做对的事情,并且把事情做对。但是,在一个落后的认知思维模型中,即使再勤奋,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。
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模型,继续做有价值的事,停止做没价值的事,开始做需要改进的事。
我们的创作过程,其实就是保持真实和独特,并不断积累、归纳总结和持续改进的过程。
以上,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,能够帮助你成为更好的创作者。
愿你在探索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~